“拍照吧少年”請過很多導師,他們都不是胖子,只有一個人例外。儲璨璨是胖子。老板們都胖,儲璨璨是PRphoto創始人。
他在開公司前就已經發福。那一年大四畢業,他扛著一身肉,搭車去西藏。他還扛了一臺相機,畢業旅行后他就成了新聞人物報的攝影記者。
此前他未受過有關攝影的課堂教育,也沒練過任何一門藝術。大二時,學校校慶,請來一名攝影師拍攝活動。那臺海鷗相機上掛著的鏡頭很長,顯得很酷。儲璨璨覺得,就算做胖子,也要胖得酷一點兒。第二年他就借了一臺相機,也是海鷗的。說明書作教材,他拍了一些山水花草。
剛開始他并不知道未來要以攝影為職業。他是個很有正義感的胖子,正在學習法律,將來要當律師。
解海龍那張大眼睛的《我要上學》,是在儲璨璨的安徽老家拍攝的。剛拍了一些花草的他拿著照片見到了解海龍。不知道他們聊了什么,但這次見面很重要,后來儲璨璨就開始用鏡頭關注世態民生。原來摁快門也可以滿足正義感的宣泄——在一個法制不健全的社會,這比做律師的效果來得更緊迫和直接。
儲璨璨說自己是個喜歡半途而廢的人,直到喜歡上攝影。因為喜歡,所以就堅持下來了。
大四時,他參加了一些攝影比賽,拿了一個國家一等獎,一些二、三等獎,還有北京市的各種獎項。一個學法律的胖子,怎么斗得過魯美、北影的攝影專業學生?儲璨璨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:“但看過比賽展覽后,就覺得可以問心無愧了。我拍了一組農民工子弟小學的圖片(即《都市里的“另類”學!),而其他人都在拍荷花!
作為攝影師,這是儲璨璨的第一次勝利。制勝的法寶與其說是題材,不如說是一個公民的責任感。拿著這些獎,他很容易找到工作,順理成章成為新聞攝影師。
他最初在新聞人物報,不久就去了南都。廣東是中國新聞業重鎮,那里有當時中國最出色的攝影記者?墒撬麄冇袝r也犯懶,一些不痛不癢的題材就懶得拍了。儲璨璨倒是勤快,有現場就愿意跑。有時一份報紙,除了通訊社的圖片,剩下的幾乎全部署名“儲璨璨”。
盡管如此,他還是沒瘦下來。
中國媒體競爭很激烈,如果是同一事件,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報道在同城媒體中勝出。但又往往缺乏自信,跟法新、美聯、路透比高低的想法都沒有。儲璨璨是個有心人,他敢于和世界級通訊社攝影師較勁。
有一次拍攝體育比賽,中國記者迅速占據了有利于拍攝實力較強選手的機位。儲璨璨恰巧在外國記者后方,可以看到他們的一舉一動。發現他們即使機位不好也能挖掘角度,比如失利選手的落寞瞬間。此后整個賽程,他就一直呆在他們身后暗暗學,只等到第三天,他也可以拍出同樣的作品了。
什么事情都應該認真——只要認真,你就不會輸了。
每逢重大事件,全國甚至全世界記者都聚在一起,朋友多了話也多。就在大家團圓、品茶、聊天的時候,仍有個胖子在拍攝。路透社駐華負責人王身敦也是個有心人,他從沒見過這么認真的胖子,就想辦法把他招到旗下。
加盟路透社,是儲璨璨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,不僅是知名度的提升,也是一次眼界的開闊。王身敦可以算是儲璨璨的第一個導師,不僅是攝影技術,也在生活中。有一次儲璨璨坐在辦公桌前抖著腿,王身敦啪得一下打在他身上,嘴里念著“沒教養”。王身敦受英式教育長大,處事很有紳士風范。儲璨璨在他身上間接領悟了東西方差別,漸漸培養了國際視野。事實上,他的圖片開始出現在《時代周刊》、《紐約時報》、《泰晤士報》……
還有呂楠也曾讓儲璨璨茅塞頓開,他們聊過兩個通宵。對話關于人生觀、世界觀,當時他聽得云里霧里,只好用筆記下來,因為記性不好的緣故。
達•芬奇記性也差,除非用筆記下來,但他總是忘掉筆記本放去哪兒了。我曾向儲璨璨討借三套照片,他一個個記在紙上。當他忘了要找哪些照片時,竟然還忘了五分鐘前他剛做過筆記。
好在他從未忘記自己是攝影師,受邀成為“拍照吧少年”的導師,他打算把經驗傳授給年輕人。其實他的經驗、技巧你常常在網上、講座上看到和聽到。但你想了解一個攝影師的責任感和認真勁兒,恐怕要跟他一起出去拍照才能親身體會。而且你跟著他出去了,就會發現其實身體壯實的他沒那么胖,只是瘦得實在不明顯。